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中国国企两权分离为何失灵?/李华振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1:37:46  浏览:81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国企两权分离为何失灵?

李华振 刘卫华


本文原载《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第37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的国企改革一直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向进行,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市县、从官方政策到学者研究,都津津乐道于“两权分离”。但20多年的实践却表明:两权分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的3年里,中国经济出人意料地“状态不佳”起来,——中国市场经济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瓶颈期!
这次瓶颈从表面上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的“集体地震”,丑闻不断,败绩连连;二是国有企业的“批量滑坡”,相继陷入困境。由于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国企改制而成,因此,可以认为:以上两个方面的深层都是相同的,即2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国企之病——终于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我国即将进入市场经济的更高阶段的前夕,象积蓄已久的火山一样不可按捺地喷发了。
20多年的国企两权分离之改革,并没有象乐观的经济学家预计的那样带领中国驶入美好的经济新海域,却时常撞向冰山。这令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国企的真正症结何在?是什么原因导致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的失灵?
科斯定理表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人们在进行某一项行为之前,会计算自己的效益,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达到某一目标的方法有多个,人们会从中选择对“自己”(而不是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最有利的方法。在国有企业里,人们的个人利益及目标常常与组织(即国企)的利益及目标不致、相背离,在这些情况下,国企的利益对于主管官员及经营者而言,只不过是一种“外部性”因素;而他们自己的利益则是一种“内部化”因素。科斯定理深刻地揭示出:理性经济人只会积极关心内部化因素,而不会积极关心外部性因素。如此,便不难理解国企的真正症结之所在。
我国长期以来所进行的国企两权分离之改革,仅仅是廓清了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关系,而没有理顺主管官员及经营者与政府及国企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政府与国企,二者都是组织机构而非自然人,只不过一个是“大”组织机构、一个是“小”组织机构。社会学表明,组织机构本身是没有生命、没有意志的,它不能象自然人那样去进行思考决策,所以,政府与国企都不能“直接”维护自身的利益。归根结底,还必须由主管官员和经营者“代理(代表)”政府及国企来进行决策。在“代理”的过程中,主管官员和经营者就会在外部性因素(即政府及国企利益)和内部化因素(即他们自己的利益)之中,关心后者而牺牲前者。
所以,司法部“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及“公司治理结构专项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我国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指出:国企的真正症结在于它没有解决好“自然人”(即主管官员和经营者)与“组织机构”(即政府和国企)之间的利害关系问题,没有在“自然人”与“组织机构”之间搭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没有使二者的外部性与内部化相趋同。两权分离之改革,仅仅在这个大的组织机构(即政府)与那个小的组织机构(即国企)之间进行,而没有深入到自然人与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之深层。
为了使中国具备“淮南”的气候及土壤,以便于“桔树”在中国真正结出“桔”而非“枳”,一些人主张中国国企迅速、彻底、全面进行私有化产权运动。但是,中国国情又要求私有化产权运动必须慎行、缓行。在这种两难处境下,“虚拟私有化”倒不失为一种新出路。我国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指出,传统的公有化之所以缺乏活力,是因为它否认、排斥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合理私权,薪酬僵死,国企经营者不能通过合法的正常途径来主张、获取相关私权,于是就产生了两种后果:一种是营私舞弊,“积极地搞垮国企”;另一种是虽然不侵吞国资,但丧失经营热情,碌碌无为,“消极地拖垮国企”。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国企不具有私企的“经营欲望和活力”。
西方的私有化是一种“实在的私有化”,是彻底的私有化。它虽然能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能孵生出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但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规则,它不适于目前的中国国情。西方的实在私有化,其精髓之处并不在于私有,而在于它能激励“确定的人”去关心、维护、监督企业的经营状态,使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也就使整个国民经济向上提升而不是向下坠落。所以,只要能找到一个(些)胜任的“确定的人”来经营企业、监督企业,就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在国有制的基础上,允许并鼓励优秀的国企经营者拥有企业股份,使他们也成为国企的股东。根据科斯定理,一旦外部性实现了内部化,就能激励他们关心国企的经营状况,最终,他们获得了丰厚私利,国企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国有资产也实现了保值、增值。
与“实在私有化”相应,“虚拟私有化”在本质上并不是私有化,仍是公有化(或国有化),形象点说,它是“披着私有化外衣的公有化”。这种做法中,私人股份是从国有股份中派生出来的,整个企业的股份结构中既有国有股、也有私有股,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它并不是西方式的彻底实在私有化,但同样能实现其精髓(即激励“确定的人”去关心、维护、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可以称之为虚拟私有化。
除了对“经营者代理环节”进行虚拟私有化改革之外,还必须对国企“所有者代理环节”进行同样的改革。方法是:改革旧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不再搞分散式管理,而是由专门的统一的部门来管理,该部门实行委员会制,每个官员(委员)都分别负责一个或几个国企,并拥有其所负责的国企的一定股份,这样,把主管官员的外部性也内部化了,他们也象经营者一样成了国企的私人股东,为了自身的股权利益,他们会比较尽职尽责、减少腐败行为。同时,通过专项立法来规定这些官员一旦渎职、失察所应负的法律责任,从民事责任到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这样,在两个环节上都进行虚拟私有化改革,就可以有效治理国企的“所有者缺位”和“经营者缺位”,通过重奖重罚来促使主管官员和经营者以“维护自己利益”的心态来关心国企绩效。最终,虚拟私有者和国家所有者实现双赢共利。这种措施从表面上看,是使一部分国有资产“流失”到了私人手中,但只要能有效解决国企的顽疾,这点代价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用一个苹果大的虚拟私有化代价去赢得一个西瓜大的国企优绩,这根本不是国资流失,而是增值。相反,如果因为舍不得一个苹果而失去一个西瓜,那才是真正地对国资不负责任。



出处:本文原载《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第37期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经济贸易部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工作管理办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经济贸易部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工作管理办法
1993年10月5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根据外贸体制改革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相应改革的新情况,为了加强经贸部直属单位基本建设的管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部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计划的编制和下达
1、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业务、事业发展规划,按我部通知的要求编制本单位的基本建设远景规划(三年或五年),按时报送我部。
2、各单位根据业务、事业需要,结合当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预计完成情况,在每年八月份提出下年度基本建设投资申请计划(附表一),连同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主要项目的建设理由、现有设备利用情况和建设地点等。生产性项目需说明原料、资源情况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等)报送我部。在北京直属单位的年度申请计划内有新建项目的,需同时填报申请在京建房计划表(附表二)。
3、各单位根据我部通知的年度基本建设投资控制数字,编制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草案(附表三)报部。
4、各单位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草案由我部审核、汇总平衡后,即作为正式计划由我部下达各单位执行。各单位接到计划后,应即组织建设单位研究实现计划的具体措施,抓紧征地、设计、备料和施工等工作,以保证计划的完成。
5、凡有分支公司的总公司,应负责审核、汇总下属公司的远景规划、申请计划和计划草案报送我部。
二、设计文件的编报和审批
(一)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
1、国家规定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在一万吨以上的冷库或总体投资在三千万元以上的其他项目),其中属于生产性项目,各单位在提出远景规划时,提出项目建议书(一式五份)报我部并抄送国家计委,经我部初审后报国家计委审批;其中属于非生产性项目,各单位在提出申请计划以前提出设计任务书报我部核转国家计委审批。项目建议书或设计任务书经国家计委批复同意后才能列入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2、总体投资在一千万元以上三千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在提出申请计划的同时,编制设计任务书,连同申请计划一并报部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才能列入年度计划。

3、总体投资在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各单位编制的设计任务书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报我部备案。
4、五百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可以适当简单,经有关单位同意后存本单位备查。
5、项目建议书和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应简明扼要,一般包括:
项目名称、项目的内容和规模、建设根据、建设条件(地址、资源、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建设进度、投资来源和估算材料设备的需要量、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经济效益等。必要时附建设基地的总平面图一张。
(二)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
1、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由设计部门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设计任务书的内容(主要是建设规模和总体投资)进行设计和编制,由直属单位报送我部审批或备案。

2、国家规定的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的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由直属单位报送我部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后核批。
3、总体投资在一千万元以上三千万元以下的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由直属单位报送我部审批。
4、总体投资在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的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由直属单位委托有关部门审查后报部备案。
5、总体投资在五百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的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由直属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审查后留本单位存查。
6、扩初设计和工程概算经审批后,即作为控制项目投资、编制施工预算和绘制施工图的依据。
(三)施工图和施工预算
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和施工预算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审核。
三、计划管理
1、基本建设要加强计划管理。所有基本建设项目都要纳入计划,不准搞计划外工程。自筹基本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必须落实并来源正当才能列入计划。
2、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确定后,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不得任意变更建设内容。如必须变更时,需报请原批准单位批准。
3、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和扩初设计经批准后,不得自行更改。如在总体投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单项工程等方面需要变动时,须报请原批准单位批准。
4、要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计划完不成或需要增加、调整计划时,要及时报我部核批。
四、工程管理和验收
1、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投资效益,贯彻执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据材料、设备、资金和施工力量的情况,进行项目排队,分别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意经济效果,做到消耗有定额,费用有标准,成本有核算,力求降低造价。
2、要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质量检查。工程竣工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并做出竣工报告和竣工决算。同时须编制资产移交清册,附必要的竣工图和隐蔽工程纪录等技术档案交建设单位保管,以利日后工程维修和扩建。
3、大中型和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由经贸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三千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由直属单位邀请有关部门验收,必要时我部派人参加。其中,一千万元以上的项目,直属单位应将竣工报告和竣工决算报部备案。
五、基本建设统计报表
1、为了及时了解和反映各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计划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各直属单位应按月编制“基本建设完成情况月报表”(附表四),于月后十日前报达我部。
2、年度终了,各直属单位应编制“年度基本建设完成情况表”(与月报通用),于年后一月底前报达我部。
3、基本建设完成情况月、年报表均应附文字说明。说明进度快、慢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报表务必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4、有分支公司的总公司,负责审核下属公司的月、年报表,并汇总按期报送我部。
六、基本建设财务
1、各直属单位应根据我部下达的年度基建计划投资额和我部编制年度基建财务计划的通知所规定的表格和要求编制年度基建财务计划于规定的时间报送我部。
2、基金投资中非经营性投资实行限额管理。经贸部根据国家计委批准的基本建设计划和各单位编报的财务计划,在建设银行总行分次核定的拨款限额范围内,参照工程进度和实际需要分配拨款限额,并通过建行总行下达至用款单位。一切用款单位,要按照规定向有关建行开立帐户。
3、使用基金投资中经营性投资安排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接到我部下达的基建计划后,应即与建行分行签订贷款合同,据以使用贷款和归还贷款。
4、自筹基建计划安排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将自筹资金专户存入建设银行,并坚持“先存后批,先批后用”的原则和存足六个月,由建设银行监督使用的办法。

5、使用建设银行贷款安排的建设项目,其中属于续贷项目的,待建行总行将贷款计划下达当地建行后,建设单位即可与当地建行经办行办理贷款手续;其中属于新贷项目,建设单位需配合当地经办行做好项目评估工作,俟建行总行审批下达贷款计划后,方可办理贷款手续。使用其他银行贷款安排的建设项目,按有关银行的规定办理贷款和还款手续。
6、基建财务快速月报是我部据以拨款的主要依据,各直属单位必须于每月终了后八天内报达我部(时间来不及的可以电报或电话报告)。
7、年度基建财务决算是反映建设部门和建设单位年度全部经济活动的报表,是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各直属单位应按照我部通知规定的要求和报表按时按质编制年度基建财务决算报送我部审批。
8、有分支机构的总公司,必须设专人负责审核各分支机构的财务计划、财务快速月报和年度财务决算后汇总报送我部。
七、附则
1、我部直属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2、本办法自一九八九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关于修订《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1999]83号




关于修订《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局与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环管[1994]140号)下发执行以来,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几年来的执行情况,我局与海关总署共同对有毒化学品目录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每类化学品中所需要控制的具体化学品名称和海关编码。现将调整后的《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见附件)印发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外商及其代理人向中国出口和国内从国外进口《目录》中的有毒化学品之前,必须办理《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每次进口、出口《目录》中所列有毒化学品时,进、出口者必须持国家环保总局签发的《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放行通知单》。

二、外商及其代理人向中国出口所经营的未曾在中国登记(除农药以外)的任何化学品,必须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化学品首次进口环境管理登记申请,取得《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证》后,方能进口所登记的化学品。

各地环境保护局应督促辖区内使用进口化学品做原料的企业进行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协助海关做好化学品进出口的验放工作,减少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

附件:

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

(1998年12月25日修订)

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

(编者注:限于篇幅,此处无法刊登此目录。如读者需要,请向国家环保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查询。电话:(010)649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