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如何架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基本体系之二 运营体系/王瑜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0 17:21:31  浏览:97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如何架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基本体系之二 运营体系

IBM公司2000年81亿美元的总利润中,专利转让就占了17亿美元,占总利润的20%以上。英国电信13000多专利项只有1/4应用到了自己的产品中,其他的通过出售在6个月内就创造了1400万美元的收入。知识产权运营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财源,谋取丰厚的利润,从而促进开发进入良性循环。跨国公司使知识产权运营成为其商务策略的核心部分,相比我国企业尽管也拥有不少专利,要么自己使用,要么束之高阁,甚至以不缴纳费用的形式放弃权利,忽略了知识产权财产价值,更没有运营的理念。

运营知识产权最简单的可以从转让与许可开始,我国大型企业都有大量的商标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弃不用,在技术开发中会产生大量的不是自己所需的副产品专利,这些知识产权与其成为沉淀资本,不如通过转让来盘活,获取直接的收益。商标许可在特许经营中较为普遍,对专利许可却普遍存在“小农思想”,认为许可给他人使用将会抢夺自己的市场份额。许可给他人使用可以共同将市场做大,获得更大的收益,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固定的使用费,我国企业还需要转变思维。大型企业通过交叉许可方式,免费获得他人专利,降低自行开发成本。知识产权运营还可以使用在税务筹划上,利用知识产权改变交易形式,从而获得税收的优惠。知识产权运营的最高境界是运营“标准”,“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当自己的专利技术被嵌入强制性的标准中,其他企业就面临两难的选择,不按标准生产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按标准生产意味着侵犯了专利权,唯一的选择只有支付许可费,这样仅靠知识产权规则就获得高额的收益。跨国公司正利用标准将我国企业微薄的加工费收入囊中,我国DVD行业就是个惨痛的教训,6C、3C将其知识产权打包成行业标准,就可以从每台DVD拿走20美元,而我们辛辛苦苦去制造获得收益只有一个美元。经营标准并没有想象那样高不可及,我国海尔公司的防电墙技术就成为国际标准。标准有很多的层面,可以先从国家标准开始,甚至可以先制定省级标准,逐渐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我们也能像6C、3C那样坐收专利费。我国对知识产权非常重视,政府给予多方面的激励措施,对于驰名商标(含著名商标)及特定的专利给予高额的现金奖励,对专利的实施也有相当金额的资助。国家积极出台政策促成企业可以使用知识产权获得贷款,知识产权许可的收益还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知识产权通过证券化融资也成为可能。政府的优惠政策能给企业经济上的实惠,企业也应该将其纳入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中。

知识产权运营的目的就是通过商务上的手段,使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最大的收益。当知识产权运营日益成为跨国商务战略手段时,我们再也不能漠视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无法沿袭粗放的管理模式。大型企业必须建立强大而集中的管理体系,将分散在各子、分公司的知识产权统一收归在集团,由专门的部门集中管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统筹运营。

作者:王律师,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
电话:010-51662214,电邮:51662214@sohu.com, 网站:www.51662214.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办法

国家医药管理局


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办法
1991年4月12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第一条 为加速医药标准的制、修定,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结合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包括标准化优秀项目奖和标准化先进工作者。
第三条 标准化优秀项目奖的评奖范围:
技术标准:
按计划要求完成的,经批准、发布的,且实施半年以后的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医药包装材料及容器、制药用原料(中间体)和辅料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标准化科研成果:
(一)有关标准化基础理论、发展趋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二)在标准化科技情报的收集加工、传递报导、分析研究、咨询服务工作中提出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三)为制定或宣传贯彻标准而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检测仪器;
(四)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所做的分析验证研究报告。
第四条 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的评奖范围:
从事医药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研究、标准化管理以及在医药行业标准化领域中活动的一切工作人员。
第五条 医药标准化优秀项目奖分为四等,按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技术难度、创造性贡献、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作用的大小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第六条 医药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的奖励分三等。评奖条件有:
(一)从事标准化工作,在执行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推动和促进医药行业标准化工作方面起积极作用;
(二)努力实施国家、行业标准化工作计划,注意加强标准化管理,积极组织所属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和有关标准化科研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标准,并主动配合有关单位的标准起草工作;
(三)积极收集、整理、翻译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动提供和推广国内外标准技术资料,认真做好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四)积极承担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并认真做好调访、试验验证等工作,努力改进技术,提高标准的水平。
根据评奖条件,按照工作成绩、工作水平、贡献大小等进行综合评定。
第七条 申报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应填写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申报表(详见表1和表2)一式三份、附件一式三份。
申报技术标准奖励的附件为:
(一)标准文本;
(二)标准编制说明;
(三)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总结;
(四)标准实施效果的说明。
申报标准化科研成果奖励的附件为:
(一)科研设计任务书;
(二)论文或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研制总结;
(三)成果鉴定(或评议)证书及鉴定、(评议)意见;
(四)成果应用效果的说明。
申报标准化先进工作者奖励的附件为:
(一)事迹介绍;
(二)必要的附件或说明。
第八条 医药标准化评奖程序:
(一)申报医药标准化奖励由各申报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申报,并对申报的奖励对象进行初审,提出本地区申报对象及奖励等级的建议,报送国家医药管理局;
(三)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医药标准化工作奖励评审小组,负责评定奖励等级;
(四)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核准、授奖。
第九条 医药标准化奖励工作每年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标准化主管部门,在8月底前将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报送国家医药管理局;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授奖项目有异议者,可自公布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国家医药管理局反映,国家医药管理局应对反映情况及时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审理。
第十一条 获奖项目或个人如查明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者,撤销其奖励,追回其奖金,并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 凡符合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医药管理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标准项目和标准科研成果可申请上述奖励,申请程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对获奖的对象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或奖品,每次获奖的名额视申报情况确定。
第十四条 技术标准和标准化科研成果受奖所得奖金,由受奖单位按照贡献大小,合理分配给参加制定、研究的集体或个人;标准化先进工作者所得奖金发给个人。
第十五条 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和标准化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和评定职称和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一
医药标准化优秀项目奖励申报表
申报单位:
------------------------------------------------------------------------------------
|标准编号和项目名称: |
|--------------------------------------------------------------------------------|
| 任务来源 | |工作起止时间| |
|------------|------------------------------------------|----------------------|
|主要完成者 | (按贡献大小依次填写,最多5人) | 申报 | |
|姓名、职称和| | | |
| 从事专业 | | 等级 | |
|--------------------------------------------------------------------------------|
|申报理由:(本栏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
| 注:项目填写提纲 |
| (1)当前国内外同类标准或研究课题概况; |
| (2)标准项目和标准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水平评价; |
| (3)项目或成果实施和应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
|过去得奖情况(发奖单位、时间,受奖等级、金额): |
|--------------------------------------------------------------------------------|
|附件目录: |
|--------------------------------------------------------------------------------|
|申报单位意见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省、市、区医药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评审小组意见: |
------------------------------------------------------------------------------------
附表二
医药标准化先进工作者奖励申报表
------------------------------------------------------------------------------------
|申报单位: |
|--------------------------------------------------------------------------------|
|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职务 | |
|--------|------------|--------------|--------------|--------|--------------|
| 职称 | | 文化程度 | |所学专业| |
|--------------------------------------------------------------------------------|
|主要事迹:(本栏不够另附页) |
|--------------------------------------------------------------------------------|
|过去得奖情况(发奖单位、时间,受奖等级、金额): |
|--------------------------------------------------------------------------------|
|附件目录: |
|--------------------------------------------------------------------------------|
|申报单位意见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省、市、区医药主管部门初审意见: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评审小组意见: |
------------------------------------------------------------------------------------


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2]16号




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200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附件:200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二〇〇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抄送: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站

附件:

2002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一、制(修)订有关环境监测法规制度

1、颁布《全国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组织修订《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2、修订并颁布实施《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印发《全国环境监测“十五”计划纲要》、《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基本标准》、《环境监测成果奖评奖办法》;

二、做好主要流域水质和重点城市水源地水质监测

1、调整、规范各大流域国控断面;

2、继续抓好主要流域已建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并按时发布水质周报;做好新建3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工作,从6月5日开始发布水质自动监测周报;

3、47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按国务院要求正式发布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启动20万以上人口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旬报工作;

4、完成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组织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各级监测站开展库区水质同步监测和环境调查;

5、加强“三河三湖”环境监测网、长江环境监测网、近岸海域监测网的运行管理;组建黄河、松花江、珠江流域环境监测网;

6、继续做好“三河三湖”水质月报;开始发布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月报,开展入河(湖)主要污染物总量监测和调查。

三、做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加强全国酸雨监测工作

1、继续做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做好69个城市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并于6月5日实现空气质量日报;

2、建设3-5个空气和酸雨背景监测站;完善全国酸雨监测网;

3、开展酸雨调查,“两控区”内的所有市、区和县开展酸雨常规监测,其它地区的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开展全年的酸雨污染调查监测;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国网的城市按国家监测计划开展酸沉降常规监测。

四、加强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工作

1、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和各海区环境监测的协调与管理,继续开展常规监测并发布水质监测公报;

2、组织沿海重点城市开展夏季海滨浴场水质监测周报;

3、渤海地区应按国家行动计划中的监测计划开展常规监测工作。

五、加强环境监测信息与统计工作

1、加强环境监测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加快地表水、空气自动监测卫星传输系统建设和联网;加强城市信息采集、储存、处理、传输能力建设;

2、改革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指标,重点完善氨氮统计;

3、按时编制环境状况公报、环境统计报告、环境质量报告书、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公报、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等,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六、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

1、开发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软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要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建设;

2、开展污染事故隐患源调查,逐步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

七、加强环境监测基础技术研究,加快全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

1、开展入河(湖)总量监测、环境质量和生态评价方法研究、空气污染预警预报技术、空气中颗粒物来源解析和沙尘暴监测预测等研究;

2、制定“十五”期间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编制或修订一批技术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条件;组织制(修)订一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八、加强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

1、加强对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加强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及实验室的质控考核;

2、加大环境监测专用仪器监督检验的工作力度,特别是空气、地表水、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的认定检测;

3、加大对环境监测仪器国产化的技术支持。

九、召开第六次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十五”监测工作,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